產(chǎn)經(jīng)新聞/ Midwifery News
歐盟氣候、凈零和清潔增長專員Wopke Hoekstra宣布了一項旨在簡化碳邊境調整機制(CBAM)并減輕企業(yè)負擔的新政策。根據(jù)該政策,超過80%有資格根據(jù)CBAM付款的公司將獲得碳稅豁免。Hoekstra解釋說:“這一舉措旨在讓這些公司擺脫碳進口稅的行政負擔,同時確保剩余的碳進口稅仍然能夠覆蓋溫室氣體排放量的97%。”在努力降低企業(yè)成本和簡化行政義務的過程中,歐盟對CBAM進行了大幅調整。Hoekstra在接受采訪時表示:“常識是,如果你碰巧不在CBAM的覆蓋范圍之內,那么讓你填寫大量文書工作也沒有什么意義。”他進一步指出,讓大約80%的企業(yè)擺脫行政工作負擔將是明智的決策。
目前,已有20,000家德國公司和200,000家歐盟公司有資格使用CBAM。該機制的報告義務已于2023年第四季度推出,而歐盟計劃于2026年初開始逐步引入付款。全面關稅則定于2034年初開始實施。與此同時,歐盟委員會將逐步取消免費的EUA碳配額,并將它們分配給歐盟排放交易體系(EU ETS)內的國內能源密集型行業(yè)。
CBAM涉及的商品主要包括水泥、鋼鐵、鋁、化肥和氫氣。這些商品的進口商將受到新政策的影響。盡管大部分CBAM成本將溢出到第三國公司,如西巴爾干半島和土耳其的出口商,但這些公司向歐盟出口指定商品和電力時將面臨更大的競爭壓力。然而,這一政策調整也讓西巴爾干地區(qū)和能源共同體的其他國家松了一口氣,他們在碳定價和滿足電力豁免條件方面遠遠落后。值得注意的是,歐洲人民黨(EPP)此前曾呼吁推遲兩年并審查碳邊境費和其他氣候法規(guī)。此次政策調整或許能夠緩解部分歐盟進口商和外國生產(chǎn)商的壓力,他們仍在努力滿足法律要求,尤其是報告要求。